查看原文
其他

央行突然"降息",投放4000亿流动性!房地产终于有了喘息机会​!​

地产号 2021-02-21

太意外!央行突然"降息",投放4000亿"麻辣粉"!A股应声大涨,10年国债也飙了,降息周期就此打开?


消息面上,超400家房企,没能"活下去"!史上最严调控下!地产首富财富缩水450亿!

这也意味着,进入“金九银十”之后房地产终于有了喘息机会!


央行又来了一招出其不意的操作。在市场降息预期降温之际,突然宣布降息。


11月5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当天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4000亿元,与当日到期量基本持平,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为3.25%,较上期下降5个基点。这是自2018年4月以来,首次调降1年期MLF利率。



由于当天有4035亿元MLF到期,市场此前已充分预期央行会续作MLF;但超出市场预期的是,此次开展MLF操作的同时也下调了1年期MLF的利率。超预期的降息也反映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的发力。


受降息利好消息影响,金融市场为之一振。降息消息一出,银行间现券收益率下行幅度扩大,10年期国开活跃券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快速下行。国债期货短期拉升,10年期债主力合约涨0.32%。




A股市场也全线上扬,截至午盘,沪指收涨0.68%,剑指3000点,深成指收涨0.63%,创业板指收涨0.31%。上证50创21个月新高,北向资金净流入近35亿元。


中金评MLF降息:

或缓解市场对银行利差及长债利率担忧


今天上午9:45(11月5日),央行按期续做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比到期的4035亿元MLF小幅缩量。中标利率调降5bp至3.25%。这是2016年初以来,央行首次下调MLF利率——此前,央行于2017年1月、3月、12月以及2018年4月分别上调1年期MLF利率10bp、10bp、5bp、5bp,累计上调1年期MLF利率30bp。


本次MLF利率下降,可能反映8月和9月LPR下调之后MLF利率的跟随效应。8月20日LPR报价机制改革以来,1年期LPR累计下调15bp。理论上,在新的LPR报价机制中,1年期LPR与MLF利率挂钩。在此次MLF利率跟降之后,其利率的累计下调幅度仍然滞后于1年期LPR。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虽然物价上升,会对货币预期形成一定程度的扰动,但经济基本面相关数据均显示,货币政策需进一步宽松。我们维持明年年底之前,LPR下调40个基点的预测不变。本周六将发布10月CPI数据,鉴于猪肉价格10月的明显上涨,不排除CPI落在3.7-3.9的区间、甚至在11月破“4”的可能[1]。然而,鉴于目前生猪养殖利润已经达到空前水平,理论上猪价上升以及CPI冲高的时间不应过长。虽然在短期内,供给侧推动物价上涨是否会对货币政策逆周期操作产生一定影响仍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我们预计CPI将在明年下半年快速回落。短期内,PPI与企业盈利的下降压力可能继续加剧。所以,略微拉长时间看,虽然时点上存在一些腾挪空间,但是货币政策的方向应该、且大概率会以调节经济基本面为主要目标。本次MLF利率下调,虽然在本质上跟随之前的LPR下调,但在边际上可能会缓解市场对银行利差以及长债利率的担忧。



上投摩根:

调降MLF利率,宽松信号意义较强  


事件:央行11月5日开展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较上期利率下降5个基点,引发投资者密切关注。上证综指当日盘中触及3000点上方,虽然指数最后收盘于2991点,但上周五开始的连续三根阳线,还是激发投资者对于A股未来投资的热情。


上投摩根基金认为,央行此次降低MLF操作利率时点早于预期,近四年以来首次政策利率调整落地。外围市场连续降息的背景下,内外利差拉大为国内货币政策赢得空间,市场普遍对MLF利率下调存在预期,但此前预期多认为会在明年初CPI同比见阶段性高点后开启。


上投摩根基金认为,本次MLF利率调低的重要意义在于,扭转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偏谨慎预期。9月20日LPR利率水平保持不变、11月TMLF未操作,都引发市场对短期流动性偏紧的担忧,而此次MLF利率虽然只调降了5个基点,对银行实际资金成本影响有限,但信号意义较浓,有力地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上投摩根基金认为,中期来看,中国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维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长期趋势,加之包括美联储等全球各大央行近来纷纷降息,也使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打开。但未来是否有进一步宽松政策推行、何时推行,仍要观察其他经济指标的情况,尤其是通胀数据。如果未来中国通胀水平得到控制,进一步流动性宽松的概率也会较高。


海通宏观姜超:

央行意外“降息” 宽松依然受限


海通宏观姜超/姜珮珊/李金柳【MLF降息点评】央行意外“降息”,宽松依然受限  


①央行意外“降息”,MLF下调5BP。


11月5日央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4000亿元,基本持平到期量,中标利率下降5BP。


②通胀短期上升,稳定利率预期。


近期通胀上升以后,市场利率大幅上行,存在货币被动收紧的担忧。但此次通胀上行破3%主因还是猪肉供给受猪瘟冲击,并非总需求过热。当前经济增长还比较弱,为防止利率上升,央行小幅下调政策利率,有助于稳定利率预期。 


③引导LPR下行,宽松依然受限。


10月份的LPR报价未下调,市场化降利率受阻。下调MLF利率后,新增贷款合同利率将跟随下降,但下调幅度比较有限,意味着货币政策仍是稳健中性的基调。未来短期内通胀仍有压力,宽松依然受限。


④债市超跌反弹,年内谨慎为上。


近期债市调整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胀预期抬升与宽松预期多次落空,此次央行超预期降息,将带来短期超跌反弹。但我们认为央行降息旨在稳定利率预期,中性基调未变。类似9月降准后债市不涨反跌,目前债市面临的利空因素仍存,如通胀加速上行、中观经济数据改善、年底基建发力、风险偏好抬升等。因此,对于债市依然要多一份清醒,等待通胀拐点到来、经济改善“证伪”后的配置机会。


国泰君安评MLF降息:

缓解猪通胀担忧 稳定市场信心


MLF利率下调缓解猪通胀担忧,稳定市场信心,但因为中期利空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因此债市还没有到趋势性做多的时候。对于少数交易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以顺势而为短线参与,但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建议继续耐心等待更为确定的上车时点出现。


最后多说一句,MLF利率下调,利好股市。


中信固收评MLF降息:

未来货币政策空间已打开


央行本次降息操作对市场而言有一定的超预期成分,其信号意义更强:说明央行认为经济存在一定下行压力,而且不会因为“猪通胀”而关闭边际宽松的窗口。政策思路仍然是预调微调,相机抉择,“稳经济”才是真正的政策底线。未来货币宽松的政策空间打开,本次MLF降息后将推出量价配合的方式,预计年底或明年年初推出降准政策,明年MLF操作利率可能继续调降。对债券市场而言,央行释放的降息信号,将在一定程度上修正近期市场趋于悲观的预期,我们认为3.2%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合理区间的顶部,在利率超过3.2%的情况下逢高买入仍然是占优策略。


民生评MLF降息:

有助于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本次对到期MLF等量投放操作,表明央行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确保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下调1年期MLF利率5个基点,是去年4月以来首次下调该政策利率,符合市场预期,表明央行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对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定和扩大内需具有积极作用。


新时代策略樊继拓:

MLF降息将驱动A股新一轮上涨


对于MLF利率下调,市场上早有预期,但降息的时间点还是超预期的,特别是在CPI大涨的背景下。此次降息说明猪价上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是较小的,甚至是没有影响。在投资者普遍担心的时点降息,A股的主要利空(通胀)转为利多(货币政策不受影响)。


市场中没有真正的趋势性空头,大部分谨慎的投资者都在等市场调到更低的位置再加仓。现在虽然缺基本面右侧改善的低估值板块,但不缺估值便宜、基本面在左侧的板块。此次降息有望驱动A股开启新一轮的上涨。


中原地产张大伟:

MLF下调后 11月20日的LPR将大概率下调


中原地产张大伟认为,MLF一年多来首次下调,也就代表了11月20日的LPR下调成为定局。MLF降低,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后续市场针对首套房贷利率应该有宽松的趋势。LPR的降低,对于房地产市场肯定是利好消息,而且从趋势看,这一次的降低只是开始,后续几次有继续降低的趋势。年末最后2个月还有降准与LPR降低的出现可能性。


前海开源杨德龙:

央行MLF降息有助经济企稳回升 龙头股优势显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有下行的压力,大多数行业出现了低迷的走势,越是行业进入到寒冬的时候,越能凸显出龙头股的优势,龙头股不仅不会受到行业低迷太大的影响,反而会趁机扩大市场份额,等到下一轮经济开启上升周期的时候,这些龙头股将会获得更大的回报,龙头股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更加确定,这就是核心资产的价值。


莫尼塔研究钟正生:

央行“降息”释放两个重要信号


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银行压缩风险溢价的空间或意愿有限。上次LPR报价未变就已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银行LPR报价与MLF点差并未调降,央行最希望看到的没有成真)。这有经济下行周期银行资产负债表承压的因素,但某种程度的博弈看来也是很难完全避免的;二是,央行在货币宽松上仍然慎之又慎(只下调了5个bp)。


当前,货币政策“牵马河边易,强马饮水难”的困局并没有根本改观,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的诉求也仍然存在。此番“降息”,对市场是个意外的惊喜,虽然是债市强调整后的、打折版的降息。此举是不是意味着货币宽松的“大门”会越来越顺畅,在通胀攀升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仍需进一步观察,勿做不实际猜想。


超400家房企,没能"活下去"

2019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房地产行业人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位TOP10的房企老总更是感慨,“保持现有规模重要?还是活下去重要?当然是活下去!”。

这,不由令人想起2018年年底万科刷屏的“活下去”海报。

活下去!这句话的隐藏的含义是,外力借不到钱的情况下,内生造血已经成为房企最重要的事情,一切只能靠自己!

2019年以来,在债务密集到期、销售下滑的背景下,房企大多只能借新还旧。

据恒大研究院统计,截至到2018年底,房企各主要渠道有息负债余额高达20.3万亿,预计将在2019~2021年集中到期,其中2019年到期规模便高达6.8万亿元。

其中,到期债券占据重要比例。据Wind数据统计,2018-2021年,房企债券合计到期金额超过1万亿元。

众所周知,房地产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高周转、高负债、高杠杆的“三高”是最鲜明的特点。

一旦融资渠道被切断,中小房企们大概率将直面“活下去”的窘境。

2019年以来,全国已经出现多起房地产相关企业破产的案例。通过人民法院公告网查询,截至到10月31日,2019年已宣告破产的房地产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00家。

而破产名单中,基本都是不知名的中小房企。大多数只是曾经有过涉房地产业务,这样的企业破产倒闭,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相对有限。

但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过去经营良好的大中型房企也频频“爆雷”,这种市场信号便不容忽视。

近日,知名房企:三盛宏业被曝拖欠员工理财资金,且被法院列为“老赖”。而就在一个月前,该房企刚刚跻身100强名单,其控制人位列第胡润富豪榜第398位。

2019年6月A股的上市房企:银亿集团(000981)在500亿负债的重压下,因资金链断裂而宣告破产重组。

在预售制度下,买房者需先交纳购房款,2-3年后房企才能等到开发商交楼,期间开发商一旦资金链断裂,挪用建房资金,投资者认购的房子,极有可能成为烂尾楼。

而对于国家而言,“房住不炒”依然是中长期的基本政策。

房地产,正在丢失最大的"金主"

2019年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比以往任何一年的情况都更复杂。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前9个月合计的415次房地产调控,平均每个工作日有2次以上的房地产调控,刷新了历史纪录。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房住不炒”,并首次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7月31日晚间,央行直接“点名”房地产行业占用了较多的信贷资源,旨在引导商业银行转变传统信贷路径依赖,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投放。

这无疑是房地产最害怕的一则政策:银行将控制对房地产贷款的投放规模。而截止到2019年6月31日,26家上市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提供的贷款高达29.7万亿元。

可见,商业银行历来都是房地产行业最大的“金主”。

然而,随着政治局定调,央行开始锁紧涉房贷款。2019年10月以来,各大商业银行频频因违规提供涉房资金,而领到巨额罚单:

10月8日,中信银行杭州分行被罚款195万元,因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被挪用于房产公司经营;

10月10日,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违规向房企提供融资,被罚600万元;

10月10日,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信贷资金违规用于投资及购房以及通过信托通道发放土地储备贷款,被罚290万元;

10月11日,平安银行义乌分行将信贷资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被罚款50万元;

  ......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时代,房产社群连接者

关注好房子,新地产,新生态、新战略

欢迎关注"地产号"(ID:wangfanghous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